2024-05-10 06:41:49

现实版“石光荣”94岁老兵周智夫:组织给的待遇不能全家用
文章来源:央广网     作者:    发布时间:2018-05-05 08:59    点击量:666    

  现实版“石光荣”94岁老兵周智夫:组织给的待遇不能全家用

  “电视剧《激情燃烧的岁月》中的石光荣和我姥爷一模一样。”外孙周洵从小在周智夫身边长大,他告诉记者,印象中,姥爷总穿着一身墨绿色的旧军装、有着铁打的时间表,自己也在姥爷的“军事化管理”下没赖过一次床,每天全家人都会守时观看《新闻联播》。

  2018年3月28日,老党员、北京卫戍区某干休所离休干部周智夫平静地走了。在过去的94年,从穷苦孩子进步为革命青年,从普通战士成长为领导干部,周智夫亲身经历了祖国从贫穷苦难走向崛起强盛的历史时期。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影视中塑造的石光荣坦荡、忠诚、刚直不阿,展现了铁骨铮铮的中国军人形象。同样,周智夫入党75年,他也用一生讲述着自己对党和国家的忠诚与热爱。

周智夫同志

  抗战老兵枪林弹雨7次辗转终脱险

  “这辈子做党的人,下辈子还跟着党”

  周智夫19岁入党、20岁入伍,经历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参加了大小10余次战斗,身上也留下了战火中的印记。

  周智夫右胸下部有个10厘米长的伤口,这是在战场上留下的印记。1946年4月,他任新四军淮北七分区独立四团二营四连支部书记,在安徽濠城外阻击国民党军队抢粮的战斗中,被一颗子弹打中左肩、贯通右肺。战友们一边与敌人殊死战斗,一边用担架抬着他转移,冒着枪林弹雨突破道道封锁线,先后7次辗转治疗,终于将他从死神手中夺了回来。

  这次战伤,周智夫右肺切除近三分之二,右侧第六根肋骨被摘除。周智夫的妻子娄淑珍回忆,每次想起这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他总是老泪纵横:“当年战斗环境那么恶劣,党始终没有丢下我。我现在这条命是党给的,没有党就没有我们这一家子。”

  “父亲常说,我要一辈子做党的人,不仅这辈子做党的人,下辈子还跟着党。”二女儿周卫平理解父亲的意思,这不仅是心中的信仰,还是卧病在床的父亲临终前最后的心愿。最后一次缴纳大额党费,“12万元,正好够下辈子一百年的。”

  “交这一次党费,我的感觉他就是一种革命到底的一种决心。”二儿子周卫民说。

周智夫一生获得的荣誉章。

  九旬老党员最后一次上党课

  “我要向组织请个假”

  “特别爱学习”,是周智夫留给历届干休所政委的共同印象。

  “大点声,我听不见。”年过九旬的周老听力下降的厉害,家人可以在耳边跟他讲话,但干休所组织的党课学习他却没法听清。即使每次坐在第一排,把手拢在耳边,还是难以听清讲课内容。

  干休所政委姜东军介绍,凡是所里集中理论学习周智夫都积极参加,认真做笔记,还经常把上级下发的文件要过去学。这几年,周老身体每况愈下,他也拄着拐杖、坐着轮椅一次不落,每次都坐前排,从来不迟到。

  提到周老最后一次上党课请假的情景,姜东军仍记忆犹新。

  2016年5月的一天,党课已经结束,所有人都回去了,坐在第一排的周老一直没有离开,“周老,已经下课了,您为什么还不回去?”

  “姜政委,我感觉身体越来越支撑不住了,这可能是我最后一次参加党课教育,今天特地留下来向你请假。”说到这次请假,姜东军仍很动容。周老说话已经有点吃力,每次来上课都要老伴搀扶着走到教室。“一位年过九旬的老党员因为身体原因,特意过来向组织请假,这是多么强的党性。”

  周智夫患有严重的骨质疏松,有时伸个懒腰可能就会出现骨折。卫生所所长张杰军告诉记者,听党课需要长时间坐久,这对周老的身体非常不利。“他原本早就可以请假不来上课,但没有轻易提出请假,一直坚持到现在。”

干休所每次上党课,周智夫(前排右)都坐在第一排听讲。

  药瓶上写名字与家人区别用药

  “即使自己用不完,也不能给家里人用”

  革命75年,周智夫不仅严于律己,对家人也不含糊,甚至让人觉得缺乏“人情味”。

  “周老和娄阿姨都有心脏病,周老和娄阿姨吃的一种药,都叫肠溶阿司匹林,但周老吃的是进口的,娄阿姨吃的是国产的,但这么多年周老和娄阿姨的用药都严格分开。”干休所卫生所所长张杰军回忆说,周老经常讲,我的待遇是组织给的,不能用组织给的待遇对家属进行额外的照顾。

  “要是想以他的名义去医院拿药是不可能的。”对于父亲的举动,二女儿周卫平直言“太过分”。

  谁的药就是谁的。周卫平说:“我母亲拿药就我母亲拿药,他拿药就是他拿药。你用了我的药你得还给我,药瓶上一定要写上自己的名字,以免错用了组织给的药。”

  母亲娄淑珍显然更懂得丈夫的用意,“老周说干什么不许占人东西,占人东西不好,已经咱们吃公家穿公家的,共产党照顾咱们那么好,咱再占人家的便宜心里睡不着觉。”

  周智夫的医药费统筹年标准是2.8万元,但每年实际药费连一半都没用到。周老始终强调,即使自己用不完,也不能给家里人用。张杰军告诉记者,每次去周老家巡诊送药,周老就拿进口药问我,进口药需要多少钱,这种药我吃符不符合规定,要是不符合规定的话,该付的钱我自己付。

  周智夫对自身要求有“三个不超标”,即住房、用药、用车不超标。

  2012年暑假,周智夫的大孙女带着孩子来北京看望他,期间小孩感冒发烧急需到医院治疗。孙女外出打车没打上,请爷爷要公车送又被回绝,便私自以爷爷的名义向所里要了车。周智夫知道后严厉地批评:“我们家从没因私事用过公车,你这样做坏了规矩,以后不能这样子,否则就别来了!”

  不利用自身职权谋私,这是周老一贯作风。“别人可能觉得这是一件小事,但我姥爷不一样,他这样处理我也觉得合理。”周洵说,在自己心中姥爷拥有的是大智大勇,物质生活从不追求,但他内心的幸福度很高。

  《生活备忘录》是周智夫专门制作记录日度常开销的“账本”,大到上千元的电器,小到几块钱的灯泡,每一笔开支都记得详详细细。几十年来,周智夫老人就是这传承着他的红色家风。家里没有一件高档电器、贵重家具,至今仍在用五十年代的牙缸、饭盒,七十年代的沙发、钢管床。

  “平凡的事做一辈子,就很伟大,坚定一个信念走完一生,对于国家和人民就是最有情怀的一件事。”周洵感慨,从小生活的部队大院,除了姥爷,还有很多的“石光荣们”,那一辈人,经历过战火与生死,有着我们这代人值得学习和传承的家国情怀。(记者 梁爽)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