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26 07:55:52
首页 国际 港澳    华人 中国 社会 领导 地方 人物 城市 反腐 财经 金融 证券 科技 汽车 食品 法治 关注 聚焦 舆情 传媒 企业 职场 房产 能源 安全 国内 夕阳红 访谈 电视 军事 教育 理论 文史 历史 文化 旅游 时尚 环保 体育 健康 农业 书画 图片 评论 公益 论坛 交通 娱乐 高层 学习
当前位置:首页 > 全球华人

2019北京图书订货会人文学术新书:中西之间,古今之变
文章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1-13 15:59    点击量:494    

  【来自2019北京图书订货会的报道】
  在熙熙攘攘的北京图书订货会上,学术图书往往难以成为主角。然而,创办30多年来,学术图书不仅一直在场,并且打下了北京图书订货会的文化底色。2019年在此出现的人文学术新书,关注历史,也贴近现实;立足中国,也放眼世界;有为学问而学问的纯粹,也不乏经世致用的使命担当。
  2016年,81岁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叶秀山离世。这位西方哲学史研究大家,在人生的最后几年,把很多精力放在了西方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的比较之上。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哲学的希望:欧洲哲学的发展与中国哲学的机遇》就是叶秀山的遗著。作者希望,中国哲学能够自觉融会贯通和批判精神,吸收众家之长,创造性地发扬自己的传统,以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哲学之林。
  游走于中西之间的,还有商务印书馆。在推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珍藏本的同时,近年来陆续出版的“中华当代学术著作辑要”也受到学界关注。“辑要”收录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学者及海外华人学者的原创名著,涵盖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等众多学科。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郭英德将其视为中华当代重要学术成果的一次集成式展览,“一个民族的文化要立足于世界文化之林,就应该在众声喧哗的世界文化中保有自身独特的声音,在五彩缤纷的世界图景中突显自身迷人的姿态,在各具风姿的世界思想中彰显自身特出的精神”。
  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古道:1881韦廉臣夫人从烟台到北京行纪》,则是从西方人的视角对晚清中国进行的细致观察。作者英国人伊莎贝拉·韦廉臣,随丈夫在中国生活多年,她用细腻的笔力记录下中国百姓的日常生活,保留了大量的关于晚清中国社会的珍贵记忆。
  同样关注那个大变革的时代,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消失的古城:清末民初成都的日常生活记忆》将读者的视线吸引到地处西南的成都。乞丐、苦力、小贩、工匠、挑水夫、算命先生,听戏、泡茶馆、逛庙会、节日庆典,作者王笛从微观史的角度,讲述了成都从传统进入现代的故事。
  为了追索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的《文明以止——上古的天文、思想与制度》直指中国文化的源头。该书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冯时认为,尽管历史的失忆与民族的交流造就了古今文化的差异,但是作为传统文化的主流与根本,古今却一脉相承,“重建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是重要的,其首要工作当然就是从重拾自己的文化开始”。青岛出版社的《孔子庙建筑制度研究》则是一部关于传统文化发展演变的个案研究。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副研究员孔喆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孔子庙建筑的梳理,探讨了孔子庙与民族思想文化发展、民族性格形成的关系。
  自幼仰慕孔子的学者龚鹏程已至耳顺之年,他在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新作《龚鹏程述学》中讲述了自己读书、治学的心路历程。“我述学,谈学问,跟别人不一样,谈的是生命史。”龚鹏程坦言,自己不只在书斋里做学问,“如果说我有一点点跟别人不同之处,就在于‘鱼跃鸢飞’。一个儒家,生命状态要活泼泼的”。
  (责编:宋心蕊、赵光霞)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